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镁业动态 > 创新:菱镁产业重新崛起的关键

创新:菱镁产业重新崛起的关键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8-03-14
  • 浏览量:694
【字体: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我国菱镁行业发展至今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从一个泊来的技术发展到应用于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完整的行业,创新始终伴随着菱镁行业的发展。而在这几十年中,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关注的波动也使菱镁行业经历几起几落。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菱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个时候更多的企业家和行业管理者都意识到创新已经成行业重新崛起的关键。
    上世纪70年代末,菱镁生产企业遍地开花,行业的无政府状态开始显现出来。进入90年代以后菱镁制品的种类不断增多,菱镁风管、发泡墙板、屋面板、电缆槽、粮仓、农用大棚支架、菱镁井盖等产品应运而生。行业的壮大使更多的科研单位和院校参加了“七五”、“八五”菱镁水泥科研项目的集体攻关,在损坏机理、硬化机理、轻烧氧化镁煅烧工艺、有机无机填充料的掺兑比例及力学性能、添加剂的应用与养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菱镁防火板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
    行业的红火让人们忽视了机械设备、原料配方、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投入。进入2000年之后,行业的短板开始出现,之前欠做的“功课”都在这时出现。746号文件的出台一度将所有菱镁人的信心打到冰点。整个行业都笼罩在迷茫和痛苦当中。经过那几年的徘徊和等待之后,从新走出困境的菱镁行业真正认识到了创新对于企业、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受制于之前的产业政策到出台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菱镁行业这前后的变化折射出改变自身形象和层次的决心。
    行业出台的指导目录的核心就是创新,将提高技术含量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调整的重点是鼓励和发展具备研究开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淘汰手工及落后的菱镁生产方式及工艺,加快菱镁生产向现代化工业生产转变;调整生产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行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循环经济,提高综合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以引进技术、联合开发、合作制造方式,大力研发适用于菱镁生产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具有带动行业作用的高新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机制,按照企业聚集、产品结构、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协会、企业、科研部门相结合、相互促进研发体制。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指导目录,它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拐点。
    在得到创新才是行业关键的共识后,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如何有效地为行业企业服务都是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咨询委员会肩负起了这个使命。从2005年成立至今,科技咨询委员会的工作开展顺利,并始终将做好行业内的技术咨询服务、做好行业内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配合做好行业内的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等作为工作的重点。
    由于目前国内进行菱镁系统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还太少,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机理研究,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慢,科技咨询委员会更多的工作是搞好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每年完成并推出1项市场所需新的产品或产品标准,从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科技咨询委员会还将开发研制新型的菱镁制品,使产品向多元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逐渐限制并最终取消低档次及在社会上不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继续开发研制功能性的改性剂,使功能更齐全、更有效,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要;大力推广改性剂在制品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菱镁制品的质量;将最新科研项目进行项目转让,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最终提高全行业的技术进步。
    整个行业的创新架构已清晰可见,但最终决定成效的还是人的因素。目前以涂平涛、余红发、朱玉杰、曹永敏、翁端衡等为首的一批专家团队已经形成。林文冠、俞志强、薛天牢、李洪华、支洋波、李凤英、张清海、胡康宁等专家型的企业家主导的行业领先企业快速成长起来。这样一种追逐技术创新的风潮正在行业内涌动,特别是专利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
    近几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刚刚通过鉴定的“定量分析法评价菱镁制品抗返卤研究”解决了国内目前没有定量分析法判断菱镁制品是否返卤这一技术不足,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菱镁胶凝材料改性剂”和“菱镁胶凝材料低温早强促凝剂”应用技术,通过系统的试验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经七年多的生产和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技术经济指标显著。“自保温复合轻质隔墙板的研制”、“青海制取高纯镁砂技术研究”、“绿色环保钙镁板”等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正在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潮流,也将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相关文章